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of "EFlasher/zh"
(→eFlasher介绍) |
(→eFlasher 的安装) |
||
Line 10: | Line 10: | ||
<br /> | <br /> | ||
− | == eFlasher | + | == eFlasher 的安装与启动 == |
+ | |||
+ | * 第一步: 下载包含eflasher工具的固件 <br /> | ||
+ | 固件文件名为:s5p4418-eflasher-sd8g-xxx-full.img.7z <br /> | ||
+ | 这个固件包含了一个可用SD卡启动的微型Ubuntu core系统,以及最新版本的 Debian, Android5, Android4.4和Ubuntu core 系统映象文件;<br /> | ||
+ | 将 s5p4418-eflasher-sd8g-xxx-full.img.7z 下载到电脑上,另外还需要下载Windows下的烧写工具: win32diskimager.rar;<br /> | ||
+ | * 第二步: 用eflasher固件制作SD启动卡 <br /> | ||
+ | 将固件用7z软件解压,得到.img结尾的文件,在Windows下插入SDHC卡(限4G及以上的卡),以管理员身份运行Win32DiskImager,选择 Image File载入固件,选择你的SD卡盘符,点 Write 即开始写Image到SD卡;<br /> | ||
+ | 如果你的电脑用的是Linux系统,你也可以用 dd 命令将解压后得到的 .img 文件直接写入SD卡完成启动卡的制作;<br /> | ||
+ | * 第三步: 启动eFlasher工具 | ||
+ | 将制作好的SD卡插入NanoPi S2,连接HDMI或LCD, 按住标住有“BOOT”字样的按键,上电,启动开发板后会看到系统选择,选择你需要烧写到eMMC的系统即可。 | ||
+ | |||
+ | == 针对量产用户的定制选项== | ||
rom存放在sd卡的Fat分区,每个系统一个目录,目录名称可随意命令(但不能是中文), <br /> | rom存放在sd卡的Fat分区,每个系统一个目录,目录名称可随意命令(但不能是中文), <br /> |
Revision as of 01:11, 30 January 2017
1 eFlasher介绍
eFlasher (eMMC-flasher) 是FriendlyElec官方发布的工具,让玩家能方便和轻松地将系统安装到板载的eMMC上运行,甚至可以抛开电脑,就能让你在多个系统中,选择并安装上你想要的系统。
eFlasher同时为量产提供了灵活的设置选项,以方便工厂量产时安装定制系统。
eFlasher为方便使用,提供了图形界面与命令行两个版本,为方便描述,这里为它们分别命名为: eflasher-gui 和 eflasher-console:
1) eflasher-gui: 有图形界面的eFlasher,推荐有LCD屏或者HDMI显示的用户使用,可以使用触摸屏操作,没有触摸屏时也可以使用鼠标操作;
2) eflasher-console: 命令行版本的eFlasher,可在串口终端或者ssh命令行上使用;
2 eFlasher 的安装与启动
- 第一步: 下载包含eflasher工具的固件
固件文件名为:s5p4418-eflasher-sd8g-xxx-full.img.7z
这个固件包含了一个可用SD卡启动的微型Ubuntu core系统,以及最新版本的 Debian, Android5, Android4.4和Ubuntu core 系统映象文件;
将 s5p4418-eflasher-sd8g-xxx-full.img.7z 下载到电脑上,另外还需要下载Windows下的烧写工具: win32diskimager.rar;
- 第二步: 用eflasher固件制作SD启动卡
将固件用7z软件解压,得到.img结尾的文件,在Windows下插入SDHC卡(限4G及以上的卡),以管理员身份运行Win32DiskImager,选择 Image File载入固件,选择你的SD卡盘符,点 Write 即开始写Image到SD卡;
如果你的电脑用的是Linux系统,你也可以用 dd 命令将解压后得到的 .img 文件直接写入SD卡完成启动卡的制作;
- 第三步: 启动eFlasher工具
将制作好的SD卡插入NanoPi S2,连接HDMI或LCD, 按住标住有“BOOT”字样的按键,上电,启动开发板后会看到系统选择,选择你需要烧写到eMMC的系统即可。
3 针对量产用户的定制选项
rom存放在sd卡的Fat分区,每个系统一个目录,目录名称可随意命令(但不能是中文),
例如下面4个目录:
对应以下4个可安装的系统:
每个目录下的文件,分别说明如下:
烧写配置文件:
系统映象文件, 不同的系统可能不同:
2ndboot.bin Second Boot boot.img boot分区映象文件 bootloader U-Boot cache.img Android Cache分区映象 system.img 系统分区的映象 userdata.img 数据分区的映象 partmap.txt 分区描述文件
系统也可以存放在U盘上。